乌镇网小镇到转身十年试验田的互联华丽从
记得十年前第一次去乌镇,满眼都是青砖黛瓦、小桥流水。谁能想到,这个江南水乡如今成了全球科技创新的风向标?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,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往年随处可见的电商、支付话题几乎销声匿迹,取而代之的是AI、大模型这些硬核科技词汇。这让我感慨,短短十年间,中国互联网已经完成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华丽转身。 李彦宏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。他说得真对,现在很多企业盲目跟风做大模型,就像当年全民炒比特币一样疯狂。我认识的一个创业团队,融资后第一件事就是买显卡,结果三个月后才发现连数据清洗都做不好。百度作为国内AI先行者,这份清醒难能可贵。 阿里这次放了个"大招"——开源720亿参数大模型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开发者大会时,某位工程师吐槽:"现在开源就像发朋友圈,参数越大点赞越多。"但平心而论,阿里的做法确实为中小企业降低了AI门槛。 腾讯的180项业务接入大模型让我很惊讶。去年体验他们的AI绘画时,生成的图片还像毕加索的抽象画,现在居然能帮财务部自动做报表了。这种务实的作风,或许就是腾讯能在每波技术浪潮中站稳脚跟的秘诀。 B站陈睿提到的数据很有意思。我家00后的侄子整天在B站看AI科普,而我这个中年人刷的都是美食视频。这大概就是代际差异的有趣体现:年轻人把AI当玩具,中年人把AI当工具。 张朝阳的"十年不低估,两年不高估"论很精辟。就像2000年时大家都在讨论"互联网泡沫",但谁能想到后来会诞生微信、抖音这样的超级应用?现在对AI的争论,历史可能正在重演。 杨元庆提到的"混合式AI"让我眼前一亮。去年参观某家服装厂时,他们用大模型+老师傅的经验来质检,准确率比纯AI高出20%。这种"人机协同"的模式,或许才是AI落地的正确打开方式。 京东的"言犀"大模型应用案例很接地气。上周我尝试用他们的AI客服退换货,从识别问题到生成退货单只用了37秒。这种能真切提升效率的应用,才是技术普惠的真正体现。 漫步在今年的乌镇,古老的石桥下流淌着5G信号,斑驳的白墙后藏着超算中心。记得2014年首届大会时,最吸引人的是扫码支付演示;现在最火爆的展台变成了数字人直播间。但不变的是,西栅景区那家老茶馆的菊花茶依然清香四溢,只不过现在点单用的是语音AI。 十年前孙正义预言万物互联时,很多人觉得是天方夜谭。如今我家的扫地机器人都能跟冰箱"聊天"了。站在新十年的起点,我忽然想起周鸿祎那句话:"未来没有互联网公司,只有数字化公司。"或许用不了十年,我们就会习惯生活在AI编织的世界里,就像现在离不开智能手机一样自然。 离开乌镇时,我看到几个小学生围着机器人问东问西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科技发展的真谛不是冷冰冰的参数和算力,而是能让每个普通人都感受到的温暖改变。这就是乌镇十年带给我的最大启示。大佬们的AI群像
有趣的现象观察
技术普惠的曙光
乌镇的变与不变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晚间热点:币圈狂欢背后的冷思考
- 币圈人必看:两高新规下的生存法则
- 肖风博士最新演讲:ETF虽好,但DAT可能才是加密资产的未来
- 数字资产财库崛起:2025年加密货币市场的资本大迁徙
- 比特币金融新纪元:订单簿DIMM如何颠覆传统交易模式
- 以太坊90万ETH大解质押:市场警报还是成长必经之路?
- 张晶霖:黄金3400关口遇阻,多头狂欢还能持续多久?
- 比特币市场周期密码:Pi指标的前世今生与实战启示
- GFT代币走势分析:一场充满想象力的价值冒险
- 币圈惊现冰火两重天:比特币自由落体vs以太坊火箭升空
- 币圈风云变幻:是时候逃顶还是抄底?
- 川普突袭美联储,比特币市场暗流涌动,我们该如何应对?
- JPEX陷入资金困局,矛头直指合作伙伴背后捅刀
- 当香港车位遇上DeFi:一场关于时间与金钱的终极博弈
- 加密市场风向标:九月或将成为山寨币狂欢的转折点
- 稳定币革命:当你的数字钱包开始赚钱时
- 【市场观察】本周加密货币行情展望: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
- MetaMask杀入稳定币战场:mUSD能否颠覆行业格局?
- DogeCoin:从网络迷因到价值革命的十年蜕变
- 币市惊魂夜:暴跌之后,我们该如何把握抄底机会?
- 搜索
-